服务热线
4001027270
相信不少人都有从网上下单购买诸如海鲜或者新鲜水果等食品的经历。很多时候,可能其原产地与你希望寄送的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会很远,「保鲜」就成为了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虽然目前冷链运输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但由于这其中包含了较复杂的移动制冷技术和保温箱制造技术,运输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而如果能够从装箱到进入到买家的口中,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利用温度传感器无线地实时监控食品的温度,在可以更好保证信息获取及时性的同时,显然也将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
最近,瑞士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温度传感器,它的特殊之处是,由于采用了人类可以安全消化的材料,所以能够保证从食品开始运输到被服用的整个过程,都可以提供实时的温度数据,以便我们去判断其是否依旧新鲜。
从该团队在《高级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报告来看,这种可生物降解传感器的厚度只有 16 微米。
作为对比,通常普通头发的直径大概在 60~90 微米之间。也就是说,该传感器非常薄,丝毫不会对产品的食用口感造成影响。
材料部分,按照该团队的说法,该温度传感器主要采用了镁、二氧化硅和氮化硅。其中镁是我们日常食物的组成部分,而后两种是由玉米和土豆淀粉制成的可堆肥聚合物,均对人体无害。
当然,作为传感器,其依旧是需要电源以及无线组件等电子元器件来提供支持。而就目前来看,让以上这些电子元器件可以被食用,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且不说研究人员是否能够将它们做到足够小,如果想要让它们可以被食用,普通的金属导线显然无法满足要求,但想要找到一种既可以被降解,传导性能又不逊色于金属的材料,并不容易。
所以,该研究团队选择了一种目前看来可行性比较高的做法:将传感器与电源、无线组件分开放置,通过导线来进行通讯。
图片来自网络
而显然,如果将传感器与电源、无线组件等看作一套完整的装置,能够被服用的部分其实只有传感器本身。
也就是说,现阶段该研究团队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这套方案依旧存在可以完善的空间。但从健康角度出发,相比目前利用RFID 标签(材料为不可食用的金属)等来实现温度监控的方式,它所带来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综合来讲,此次瑞士研究团队带来的可生物降解温度传感器,对于冷链物流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随着电商平台逐渐走向全球化,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它了。
本文来源:搜狐新闻
商家资料
提示:注册 查看!